“国家不惜经费之浩繁,谴诸学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后不知自好,中国第一次出洋并无故家世族,巨商大贾之子弟,其应募而来者类多椎鲁之子,流品殊杂,此等人何足以与言西学,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
砰!
旁边一个青年直接一拳打在书院中的树上。
“我等怀着拳拳报国之心,自幼就告别家人,在美国受了多少白眼,付出多少辛苦!
到头来又是为了什么?”
“早知道如此,还不如留在美国。”
“好一个进步政策!
大清便是如此进步?”
“自上自下都是官僚作风,充满了腐朽气息!”
“便连民间对我等也多加指责!”
这两日的遭遇,如同犯人一样被关在这处破败发霉,到了晚上就寒冷刺骨的书院,还有申报对他们的批判。
别说那些原本对召回就心怀不满的学子,就连欧阳庚、黄开甲这样的官吏子弟,此时都是满心愤慨。
以小见大,更觉得满清腐朽落后。
很多人觉得,满清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了,自上而下,都必须睁开眼睛去看世界。
如今各国都在勃勃发展,充满了生机。
而满清却是死气沉沉。
又过了几日,总理衙门的官员才再次见他们:
“朝廷对你等的安置已经下来了。
你们都是在外面学了新技术的,不过未必符合我大清国情,接下来给你们安置去各处学习或者当差,你等还需要努力才是。”
随后将众人安排各自去处,其中一部分送去电报局学习电报,一些人留在上海机器局,一些人去福州船政学习驾驶,一部分送去天津水师、机器、电报、鱼雷局当差。
如欧阳庚、詹天佑这种名列前茅的,尤其是詹天佑还亲自参与过旧金山——洛杉矶铁路,反倒是送去并不好的福州船政学习驾驶船只。
这结果一出来,众人都是面面相觑,欧阳庚更是气的直接指责朝廷腐朽,根本不顾他们这些学子在外面学了什么。
如不彻底改革,如何治理万千子民。
欧阳庚、黄开甲这种官宦子弟,毕竟也是在美国接受教育,在思想上属于“异类”
。
众人返回书院后,便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小声讨论。
“我打算找个机会就去广州,我等千辛万苦考上大学,怎么也要把学业完成,不然这些年全都荒废了!”
黄开甲从厕所出来,听到不远处的话语,面无表情的经过。
心中叹了口气。
他听出刚才那个声音的主人了。
唐绍仪。
实际上在回来的时候,众人在船上还没能决定去处,不少人还是准备留在大清的。
毕竟在国外也见识不少东西,学到不少东西。
哪怕学业没完成,总能做些事情,给这个国家带来一些变化。
但这些日子的经历,让他们彻底明白如今大清已经从上到下腐朽透了。
大清对他们并不重视,从朝堂到民间都对他们这些人充满了看法,因此才会将他们打散后送去各处重新学习。
这样一来,众人的心思怎么可能没变化?别说他们了,就连自己的心思都动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