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北宋风云录和新宋 > 第391节(第5页)

第391节(第5页)

过屈指可数。何畏之虽然官职比唐康低,却正好在那屈指可数的数人之中。但这却

谈不上什么胸襟,实不过是略有些魏晋名士风度而已,故此事到如今,他仍然不忘

记挤兑仁多保忠—不管宣台有什么命令,仁多保忠如今是败军之将前来投奔,除

了他鹰下数百神射军,他哪里还能来与唐康争什么短长?

同一天。东光城。

夹御河,也就是永济渠而建的东光城,是宋朝在河北腹地一个重要的军事据

点。早先之时,东光城只有东城,但在绍圣年间,又在永济渠的西边筑起了西城。

故此东光其实是由隔河而立的东西两座小城组成,东城建得早,是座土城,而西城

是新筑,却是砖石筑成,尤为坚固。

太平之时,因为永济渠交通之利,东光城商旅云集,十分繁华。而宋廷也在此

建起了数以百计的仓库,河北、京东两路许多州县缴纳的赋税、贡品,不少都是先

送至东光,然后在此上船,运往东京。而至绍圣七年宋辽开战以来,东光又被宋军

当成重要的后勤补给基地,数不清的粮食、军械,全都经由永济渠,源源不断的送

至东光。在石越等人看来,东光城高而坚,又有仁多保忠的神射军拱!,兼之辽军

短于水战,将补给屯集于此,那是万无一失的。

但人数不如天算,先是皇帝赵煦一纸内批,迫使仁多保忠分兵困于武强,使得

神射军兵力分散,而这个漏洞又被耶律信抓住,郭元度兵败身死,辽军攻入永静

军,这原本万无一失的东光城,转眼之间,便成为中的一叶扁舟,谁也不

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倾覆。

事实上,对于此刻站在东光西城外指挥攻城的耶律信看来,东光城破,已经只

是早晚间事。

耳边轰响着远处阵地上那整齐排列的二十门“神威攻城无敌大将军炮”此起彼

伏的炮声,看着一颗颗斗大的石弹飞向东光西城的城头,砸在敌楼女墙之上·…一

身黑甲的耶律信,冷酷的嘴角边,忍不住露出一丝冷笑。他等待这一刻,已经很久

了!

南征已经三个月,尽管大辽铁骑已经攻下无数的城池,可笑南朝上下,依然还

在固执的认为辽军不擅攻城!一个观念一旦灌输进人的脑子里,真的便能如生了根

一般,哪怕它是那么的可笑与荒诞,人们却仍然会坚信不疑,至死不悟。十年

前,辽军的确不擅攻城,当年大军南下,一直打到擅州,结果连一座城池都不曾攻

下,若非南朝君臣怯懦,大辽军队,几乎不可能全身而退。可是时间已经过去了八

九十年,如今,山前山后的汉族百姓,都早已经自认为是辽国的臣民,大辽境内

汉人在契丹化,契丹人也在汉化,奚、汉、渤海=族,多少年前便已经完全的融入

到了大辽这个国家一这些宋人从未认真想过,为何当年契丹会不擅攻城?究根到

底,攻城守城,考验的其实只是一个国家中工匠的手艺而已!大辽境内的汉人、渤

海人工匠,难道会比南朝的工匠差多少么?只不过,自擅州议和之后,历史便再也

没有给大辽铁骑一个机会,证明他们照样攻得下那些城池。

更何况,对于南朝来说,这一二十年,固然是他们的中兴时代:可对于大辽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