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部队在他的面前。而仁多保忠刻意隐瞒自己的兵力,令萧岚觉得他有可能将武强
当成了辽军主力打算强攻渡河的地方—这符合常理,但是倘若宋军没有增兵并且
成功瞒过他们的远探拦子马的话,这意味着,衡水也罢、北望镇也罢,宋军必定部
署了大量的疑兵。而不久之后,他派出去的拦子马又发现了在宋军营寨后面连通武
邑的四条浮桥—这几条浮桥此前一直被宋军的营寨所遮挡,萧岚只是猜测它们应
该存在。这个情报证实了萧岚的猜测,也让萧岚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若非如
此,仁多保忠出现在孤军深入的三千宋军之中,便不符合常理与人情—主帅理应
出现在他所认为的最重要的战场。
这个发现,让萧岚又兴奋起来。
没有火炮的协助,辽军从来就对宋军的重兵方阵没什么办法,辽军过去的办
法,一向都是,只要宋军结大阵、扎硬寨,那他们就不打。要么将之围起来,断其
粮道,等着他们不战自溃:要么绕道而行,去威胁其他的目标,反正河北有无数城
池,而绝大部分城池,宋军都不可能有足够的兵力驻守—宋军总不可能看着敌人
在自己的国土上为所欲为,他们到时候就会跟着辽军的屁股跑,然后就会让辽军有
机可乘。当然,绝大部分时候,辽军并洲糯要如此费力,宋军自己的补给能力就会
将他们自己拖垮。在河北,只要超出永济渠所能幅射的范围,宋军就从来找不到稳
定可靠的解决粮草问题的办法。
虽然很可惜,这一次萧岚既无法包围宋军,也拿他们的粮道没办法,但胜利的
天平,仍然倒向萧岚这一边。若是仁多保忠将他的主力部署在此,那么,只要韩宝
从衡水渡河、耶律信自乐寿渡河,萧阿鲁带再自仁多保忠的后方包抄,宋军便将不
战自溃。仁多保忠所经营的这一切,全是泡影水月。而他要做的很简单,牵制住仁
多保忠,然后耐心的等着砍下他的人头,或者生擒他。
因此,在屡次受挫之后,萧岚反而沉住气了。他虽然还是派出了小队骑兵,前
往几个渡口试探虚实,却也彻底放弃了大举渡河,调动仁多保忠再歼灭之的想法。
他深信对岸有着宋军主力,正等着他上钩。宋军就是盼着他渡河,然后才好半渡而
击之。为了不让仁多保忠发觉他已“识破”仁多保忠的计谋,萧岚倒也并没有停止
对黄河北岸这只宋军的攻击,他也必须保持对仁多保忠足够的压力。
但他进攻的目的,已经不再是急于攻破这只宋军,而只是消耗他们的体力与斗
志。他仍然花样百出的尝试各种进攻的方法,却小g;翼翼的避免过大的伤亡。同时
派人向韩宝与耶律信送出情报,还一本正经的向韩宝借调那仅剩的几门火炮—反
正韩宝是不需要它们了,他拿来试试用火炮攻打宋军的重兵方阵的效果也不错。这
可是一直以来,给大辽的将领们带来最大鼓舞的事。可它还从来没有机会实践过
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