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北宋风云录和新宋 > 第377节(第4页)

第377节(第4页)

他当然也有一点进展,连续两日,他拜会韩维、范纯仁,极力劝二人说服高太

后,将更多的殿前司禁军调往河北,他向二人不断的保证大名府防线绝对安全,所

以京师也绝对安全,不需要更多的兵力来守!。同时,也是他建言,可以将新增的

殿前司军队交由田烈武统辖。有些事情,他看得很透彻,在太皇太后眼里,田烈武

是个如周勃一样忠义可信之人,即使他出自石越门下,但果真石越有任何不轨之

事,天下最先站出来举兵反对的,必然是田烈武!

这一点上,高太后绝对是有识人之明的。

如田烈武、桑充国这些人,无论与石越私交再好,甚至也赞同他的政见主张

钦佩仰慕他的为人与能力,但是,如这些人,也是真正的君子。石越若蒙冤受屈

这些人能为救石越而不惜家破人亡:但若石越有任何对赵家的不忠之意,这些咒也

会是最坚定果断的反对者,他们会亲手将石越送进鬼门关,而不会有半分的犹豫。

高太后此时倒未必真的在猜忌石越,但是,身居她这样的位置,做任何决定

自然都会小心谨慎,她不见得是针对石越,任何人担任三路宣抚大使,都等同于将

天下的兵权送到他的手上,若有可能,她都会做一些防范。就算是司马光在世,出

任此职,也是一样的。

陈元凤对此洞若观火。

他能做到宣抚判官,不也不是因为这种心理么?范纯仁难道还不够信任石越

么?但那又如何?信任是一回事,防范亦是必不可少。

因此,陈元凤游说韩维、范纯仁的主题便是:使兵权分于行营,而非聚于宣

台!

枢密会议应将绝大部分禁军,直接划入诸都总管府,宣台只能直辖最基本的预

备部队,这并不会影响宣抚使司的权威,因为若有必要,诸参谋官、参议官、甚至

勾当公事,都可以直接派往诸军,接掌指挥权—但却能有效的防范宣抚使兵权过

重,直接指挥权与间接指挥权,在有些事情上,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看起来,高太后最终采纳了陈元凤的建议。

一天前,枢府来人告诉他,枢密会议己纤决定增派铁林军、宣武一军至田烈武

鹰下。枢府已经在准备舟船,这两只殿前司禁军,会由水路直接运往河间府。

这算是一个好的开始,但还远远不够。

陈元凤意识到,要让高太后、皇帝真正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议”这个议题

如今正是最好的切入点。

他沉吟许久,亲自磨了墨,提起笔来,沾墨写了几个字,却又不是太满意,抓

起来,揉成一团,丢进纸篓,又铺了一张纸,写道:“臣伏闻宰臣韩维等……”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