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北宋风云录和新宋 > 第353节(第6页)

第353节(第6页)

仿佛就象赢得了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一般。为了这个,三娘自己就有一个烟花作坊

兵器研究院与格物院对于她制造新奇的烟花,显然是帮了不小的忙—要不然,以

赵煦对三娘的了解,她不会舍得每年掏五百贯绍钱,奖励最格物院最优秀的发明。

赵煦也知道,七哥的爱好并不是造火炮,而是造船。但是他对火炮很了解—

至少比赵煦自己了解得多。大宋最著名的火炮工匠、如今的知兵器研究院事赵岩

也是七哥的老师之一。赵侯有许多稀奇古怪的老师,甚至为了这个,还被人在太皇

太后与皇太后面前告过黑状,因为他的这些“先生”们,虽然只是各种各样的工

匠,但是据说这些格物院出身的人,大抵都精通算术,而懂得算术者,又可能研习

过天文数学—这种学问,原本是严禁民间习学的,因为另有用心者可能利用这些

学问在民间蛊惑人心、图谋不轨。而宗室习学这些,更是大忌。不过最终证明那是

污陷,因为大宋朝允许设立天文数学之学的学院都受到了严格的控制,其学生、先

生,都是在朝廷有籍可查的。赵侯学的,只不过是一些航海用的星象之学。

这若在以前,也许连学这些,也会被禁止。但是,自宗室封建之后,这些却是

显学,几乎人人都会习学一些。虽然太皇太后与两府议论过,以后宗室们不会再轻

易封建,也就是说,赵煦的弟弟们也许不会有机会海外为王,但是,这谁又说得准

呢?且这些事情,赵侯也不知道,他还曾经认真的问过自己,他将来的封国会在何

处一这可不是他能回答的问题。两府的话是有道理的,封建诸侯并非一直是解决

宗室问题的最好办法,当宗室太多时,封建出去,能省下一大笔开支,但是如果只

剩下几个亲王而已,封建的成本就高了,倒不如先养着。赵煦已经明白

了其中的诀

窍—无非就是划算与不划算的问题,当皇帝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仍然是要理财

有道。但这样的道理,是不便和七哥公然提起的。

也许他亲政之后,可以为七哥特例一次也说不定。

两人虽非一母同胞,而且君臣有别,但是,只要他能忠心的话,赵煦仍然愿意

把他当成自己的亲弟弟。

对他的弟弟们,他总是如此,他控制不住的怀疑他们是不是有野心,但是,他

心里却不时的软弱,想要亲近他们,想要如他小时候一样,与他们一起无忧无虑的

玩耍。与三娘、七哥一起生活的时光,实是他记忆中,最温馨的片断。

他很想能够倚重他们,但又害怕倚重他们。

可是,不管怎么样,对能够有理由重新和三娘、七哥多亲近,他心里其实是很

开心的。

此刻,睿思殿内,赵煦舟腿坐在榻上,一面看着三娘与七哥下双陆,一面兴致

勃勃的说着话:“二阳信侯对联说过,契丹人因为有了火炮,才又生了南犯的野

心。可这火炮,便是双刃剑,对我大宋日后北伐,也会大有用处。太宗皇帝的时

候,就是因为攻不下析津府,才功亏一匾,若有了火炮这攻城利器,辽人决计也守

不住析津。枢府去年上了份札子,道灵夏看起来是真的安定了,要再裁撒一些西

军。两府总是说,天下无事之时,五十多万禁军,还是嫌多,国家最多养三十万兵

也就够了。桑先生也说,防着百姓,养百万兵也不够,依靠百姓,十万兵就可以纵

横天下。依联说,这养兵之制,历代之中,还是汉朝的好,各州郡都有一定的马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