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肉把骨头丢给山上的小松鼠之类的动物,两全其美。
石文明越想越觉得可行,至于别的菜品,什么熏鱼、酱油肉、酱油鸭等菜品,他也想跟着学一下。
这些菜品随便挑出一道,就能成为大饭店里的招牌。
难怪大侄子这里的生意能好到这种程度呢,虽然有经营方面的优势,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好吃。
这是一家饭店的立足之本。
过去石文明当村宴大厨的时候,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有些村宴师傅说话难听要价高,但就因为做菜好吃,所以那些办红白喜事的主家,宁肯多掏钱也请他去操办。
厨房里,林旭还不知道店里的菜都被姑父惦记上了呢。
此时锅里的蛋黄糊已经变得粘稠,他在搅动的时候,还不忘用左手舀起一点猪油顺着锅边淋到锅里。
三不粘在制作的时候,至少要放三次油。
第一次是起锅时就放,第二次是蛋黄糊变粘稠时候放,而第三次,是三不粘成团时往锅里放。
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增加口感。
好吃的三不粘润而不油,香而不腻,入口即化,酯香四溢。
想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放油。
而等快出锅的时候,还要往锅里淋一点点芝麻香油,让香味变得更加丰富,同时芝麻的香味也能让甜味更突出。
锅里的糊糊粘稠度越来越高,等成团时,林旭就不再搅动,而是不断用勺子在锅里搋。
所谓的搋,不是简单的砸,而是用勺背粘着成团的三不粘在锅里有限度的摔打,三不粘变软,变松,变得更富有弹性。
从而最终实现不粘的目的。
等淋上第三次猪油后,锅里原本像一团胶的三不粘,变得越来越软,也越来越松弛。
继续搋,等到油脂全部被吸收,三不粘表面油亮却富有弹性,顺着锅边淋入一点芝麻香油。
香油的量不用太多,能激发出香味就行。
再搋几下,接着端起炒锅,将锅口凑到准备好的热盘子上,稍稍倾斜,那团金黄色的三不粘,就自动滑进了盘中。
最后,拿一个洗干净的圣女果,将头部切掉,摆在盘子三不粘上面作为点缀,这道传奇中式甜品菜就正式制作完成。
林旭端着盘子来到楼上包房。
刚进门,沈佳悦就眼前一亮:
“哈,三不粘做好了?”
“做好了。”
林旭把盘子摆到餐桌上,然后转到主位上的几位老人面前了,让几位老人先品尝。
“这三不粘看着就比一般饭店里做的要好。”
林老太太夸了大孙子一句,随即便用筷子夹起一挑,一小块三不粘就被扯了下来,她送进嘴里尝了尝,立马对身边的陈老太太和沈老太太说道:
“快尝尝,这三不粘做得可真好吃,舌头一抿就化了,我大孙子手艺真棒!”
林旭坐下来,接过沈佳悦递来的筷子,夹起一根羊排,刚啃两口,姑父石文明便说道:
“小旭,吃完饭我去后厨学习一下咋样?”
“行啊,没问题,等会儿换一身衣服,你想学什么就学什么,要是感兴趣,明儿跟我一起去钓鱼台或者燕京饭店后厨也行。”
这些地方都是禁地,但对林旭来说,却比回家还轻松。
“行啊,我这趟就是来长见识的,都去看看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