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对,华西省梧县那边的确是木薯最大的种植地,木薯在当地就好比东北人手里的土豆。
&esp;&esp;产量高又容易储存,能当主食还能做菜。
&esp;&esp;这样的话,木薯粉卖得一定很便宜,加上包裹费用寄过来,一斤也绝不会超过一毛钱。
&esp;&esp;她蹭蹭爬起来,到窗台上拿出纸笔,埋头就开始回信。
&esp;&esp;全然忘了就在刚刚,还提醒过自己一遍,绝不会给某人回信!
&esp;&esp;第二天,许小北把信装到贴身口袋里,背上背蒌出了门。
&esp;&esp;信是到了平早县城后到邮局寄的,这样可以快一点到达卫川的手中。
&esp;&esp;寄过信,许小北到了供销社,肖主任算计着时间已经等在门口,抽着烟不停朝这边张望。
&esp;&esp;他给小北请到自己办公室去,没寒喧几句,就让小北把方案拿出来看。
&esp;&esp;小北把背蒌里的货一件件掏出来,还带了一张纸,上面写了如何炒奶茶,茶和奶粉还有奶糖的比例。
&esp;&esp;最后许小北给定了价,“肖主任,一杯加上几颗芋圆和珍珠的奶茶,成本五分钱,您可以卖一毛二。”
&esp;&esp;“一毛二,会不会有点贵?这相当于两个鸡蛋的价格了。”
&esp;&esp;“肖主任,一分钱一分货,我相信奶茶的味道值得他们掏一毛二来买,况且这不是普通的热饮,这里面的珍珠和芋圆也顶饱,喝这么一杯,连饭都能省一顿。而且,我还有个秘密武器。”
&esp;&esp;肖主任一听来了精神,“什么秘密武器。”
&esp;&esp;许小北伸出两根手指,“第二杯半价。买两杯的人,第一杯一毛二分,第二杯只要六分,也就是说两杯卖一毛八分钱。”
&esp;&esp;肖主任觉得这很有意思。
&esp;&esp;他自言自语地开始算账:“一杯的成本是五分,卖一毛二,能挣七分。买两杯的成本是一毛,卖一毛八,能挣八分钱。虽然看着单杯利润低了,但总利润提高了,而且顾客觉得买一杯太贵,买两杯就占便宜了!”
&esp;&esp;他一拍大腿,“许小北啊许小北,你可真是个机灵鬼。”
&esp;&esp;许小北没被肖主任那押韵的夸奖所迷惑,趁肖主任高兴,直接提出要求。
&esp;&esp;“肖主任,茶饮的配比和制作方法我都告诉你了,但是这珍珠和芋圆我不能告诉你怎么做,你得从我手里进货。”
&esp;&esp;“这……小北啊,我觉得照你这个方法,李厂长必输无疑了,到时候他的货在我这里下架,整整两个柜台都是你的货,你还在乎芋圆这点小钱?”
&esp;&esp;一到关键时刻,肖主任良心也有点下垂。
&esp;&esp;许小北可不上当,“肖主任,那两个柜台可是我跟李厂长打赌的赌注,跟奶茶生意可一分钱关系都没有,我这人年纪不大但是却挺贪财,您可别克扣我了,万一我心里不舒坦把赌局弄砸了,就李厂长那脾气,以后供销社日子可能也不大好过。”
&esp;&esp;肖主任被小丫头噎得一句话没有了,但思想难免离家出走,想着权宜之计先按许小北说的来。
&esp;&esp;等日后自己找能人研究一下,看看那个奶茶里的珍珠和芋圆是怎么做的。
&esp;&esp;两人协商好后下了楼,小北找了个炉子开始炒奶茶,特意指了李香兰来学。
&esp;&esp;又让肖主任找了几个营业员假扮客人,坐在热饮区早就摆好的桌椅前当“托儿”。
&esp;&esp;没多久,热乎乎的奶茶新鲜出炉,几个营业员演得情真意切。
&esp;&esp;来供销社买货的人一进门,就闻到诱人的奶茶香味,忍不住四下张望,“这是什么味道,太香了。”
&esp;&esp;“是啊,闻着又香又甜,比麦乳精和奶粉都好喝吧。”
&esp;&esp;众人循着香味找到热饮柜台,只见那里立着两张黑板。
&esp;&esp;第一张写着“奶茶特饮,第二杯半价。“
&esp;&esp;第二张写着“新品上市,我们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