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清河长公主和段玉书 > 第50部分(第2页)

第50部分(第2页)

她的眉眼低垂,长长的睫毛盖住她的眼睛,她忽的笑了,亏得她之前不自量力,居然想出和盛昭同归于尽的法子,骗他吃下有毒的饭菜,她早就该知道,自己的这点道行在盛昭面前根本就不够看。她抬头定定的看盛昭:“你在担心什么,担心我会在这些菜里面下毒吗?”

她说的轻松,又有几分委屈,好像盛昭是在冤枉她,她没有在饭菜里面下毒,她只是单纯的请盛昭吃一顿晚饭,和解一下两人之间的关系而已。

盛昭没有说话,以另外一种方式,他默认了清河的话。清河与盛昭一直都很不对盘,大皇子的死很多人都觉得是盛昭做的,清河心中肯定也会这样想,她现在不但没有闹出来,反而一脸平静的请他吃一顿晚饭,这和她之前的风格一点都不像,这样大的差距盛昭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察觉不出来,清河这么做除了想要他的命,没有别的说法。

“我的确想要给你下毒,不惜想到了,用同归于尽的法子。”她直勾勾的看盛昭,“最后我放弃了。”她看桌子上的菜,把手从盛昭的手心抽出,拿着筷子随意夹起一块放到嘴里,盛昭没有阻拦。

与盛昭几次争锋相对,清河也算是明白,她不是盛昭的对手,两人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语气再做无用之功,倒不如想出一个其他的法子解决面前的困局。

长久以来,很多人都说盛昭又谋朝篡位之心,却一直都没有见到他有什么行动。依照盛昭今时今日的地位,他是有能力将整个大政都握在手心里,可他没有。这可以说明两点,一点是盛昭是真的没有谋朝篡位之心,另外一点是时机未到,盛昭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盛家先祖跟着开国皇帝才有今日的爵位,盛家是大政的臣子,一但他篡位了,乱臣贼子这个名头一定会跟着他一辈子都甩不掉。

等口中食物咀嚼完,清河忍不住苦笑:“因为俨哥儿,他还那么小,却要在一夕之间失去了爹娘,要是他长大以后知道是他亲娘毒死了他爹,或许他会恨死我的。”

盛昭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她,她放下手中筷子,抬头看盛昭:“公公说得对,我也要为我自己着想一下,我只是个公主而已,大政的安危我又能出多少的力,我不知道大皇子的死到底与你有多少关联,可是我知道大皇子死了,最大的受益人只会是你。”

她看着他,隐约带着几分期待:“盛昭,我只想知道一件事,你跟我说实话好不好。”

她在赌,她现在完全是靠赌来确定盛昭的内心。

这个时候,盛昭已是猜出清河将要问出的话是什么,他轻轻点头,清河松了口气:“你到底会不会窃国?”

她问的直接,毫不犹豫,她害怕知道盛昭口中的答案,有那么一瞬间她甚至不想问出这个问题。机会就在眼前,稍纵即逝,错过了这次机会,她下次想要问盛昭这个问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不会。”盛昭看着她,“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窃国。”

她努力分辨盛昭的脸色,想知道他说的话到底是真是假。

实际上盛昭说的全都是真的,他的确没有想过要窃国,他对那个万人之上的位置并不该兴趣,盛家的祖训是要盛家世世代代的子孙守护大政,保大政江山,而不是从大政手中夺取江山。

皇帝看上去是个精明的人,但在政事上实在没什么天赋,他要是有天赋的话又怎么会培养出盛昭这个让他寝食难安的定国公呢。皇帝养出了盛昭这个老虎,就一心想要将盛昭打压下去,这些年来,盛昭与皇帝一直在斗法,盛昭心里清楚明白,他和皇帝之间的斗法一旦输了,就会落得万劫不复的境地,定国公府也将会在他的手中败落。

她不知道盛昭说的话到底是真还是假,她已经无从辨别,不过想到盛昭骗她也没什么用处,她心底也就释然。她能做的只剩下这些,她不会再想着去杀盛昭,如果有一天盛昭真的窃国,她肯定会拼尽全力与他同归于尽。

也罢,已经走到了这一步,真假已经不再重要,她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一夕之间失去了爹娘,同样她不可能杀了盛昭,横竖她还有一辈子的时间来看盛昭到底有没有骗过她。

作者有话要说:

☆、薨逝

清河这边太平了,外面却没有太平,大皇子的死就像是一个导火索,令各地藩王蠢蠢欲动,皇帝膝下只剩下一个四皇子,还是个稚子,以后的事情谁还能说的清楚,在这种时候,皇帝要是没能活到四皇子成年,四皇子年纪又小,到时候朝中大权定是要握在盛昭手上,在这种时候,这么一大块肥肉让给别人,不管是谁都不会觉得甘心。

一时间皇帝应付的心力憔悴,后宫中也不太平,太后年岁越大,渐渐地不记事,很多事情经常性的忘记,太医诊脉只说太后年岁到了,没有别的法子,只能养着。

太后平日最疼爱的莫过于福安,太后病重福安入宫服侍太后,太后呆愣愣的的躺在床上,转头看身边福安,迷糊喊她:“姐姐。”

福安一愣,没想到太后已经老到这种程度,竟然会喊她姐姐,福安抚摸自己的脸庞,这些年来她能得到太后喜爱,最主要的一点是她长得和太后的姐姐一模一样,依仗着这张脸她在太后这边混的如鱼得水,太后对她颇多怜惜,什么事都会顺着她。

这些年来她对太后一直都是利用,她知道他只是太后心里的一个影子,她喜欢的人并不是她,而是她的姐姐,她不过是她精神的寄托。可是此时,她看着太后垂垂老矣的脸,有种心酸的感觉,太后再怎么强势,也只是个普通的妇人,一辈子为了别人的儿子奋斗,放弃了自己的儿子。

很多时候福安好奇,太后到底有没有后悔过她对永昌帝做的一切。这个在深宫里面几乎生活了一辈子得妇人,旁人根本看不出她的脑海中想的到底是什么。

她像是一个无欲无求的人,一辈子只为了一个人而活,她活着是为了完成身上的使命,使命完成了她的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在晚年的时候只能把目光寄托在福安身上,把福安当成她人生最后的寄托。

她看着太后的睡颜一阵晃神,嫁人这么长时间,她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心想要驸马出人头地,她不如鸾凤看得开,只安心的过自己的小日子,反倒是闹得驸马一家不和,现在她不用再纠结了,大政弄成现在这样,要是盛昭在这个时候真的谋朝篡位,她这个做公主的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她放下心底的情绪,安抚太后,吩咐身边宫人将熬好的药端进来。

宫女端着苦涩的汤药进来,福安从宫人手中接过药碗,白色的瓷碗中黑漆漆的药汤散发出苦涩的味道,太后头上发丝白了大半,这段时间大病她看着比以往苍老了不止十岁,脸上的皱纹很深,一道一道的画满了岁月的痕迹。而在不久之前,太后还是宫中最令人羡慕的人,她保养得宜,养尊处优,不管是谁都要让着她,这样的日子令人看不出实际的年纪。

白瓷做的勺子搅拌滚烫的汤药,太后的目光落在福安的手上,又看福安的脸,她的目光又穿过福安望向殿外,她喃喃问:“恒昌怎么没来,哀家很久没有见到他了。”

福安的手一顿,恒昌是永昌帝的名讳,永昌帝去世多年,太后在这个时候忽然提起永昌帝的名字,福安的手慢慢的停下来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没有人回答太后,太后还是问了一遍:“恒昌为什么没有来。”

福安心里酸涩而太后的记忆停留在永昌帝还在的那段时间,她看到的是永昌帝用一脸失望的表情看她,不懂自己的亲娘为什么从来都不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反而对别人的儿子比对自己的儿子还要好。

永昌帝因为云太妃小产之事生太后的气,一连好几个月都没有去看太后,太后自持身份也不去找永昌帝,母子两人之间本来就不多的感情陷入僵局,谁也不肯低头和对方和好,最后永昌帝深恨太后将滇王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无视他的存在,就对滇王下手,把身为宫女的云涟嫁给滇王作为嫡妻,害的滇王不能以联姻方式借助妻族势力。

她知道这件事后和永昌帝大吵一架,母子之间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