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音发(唱)不准,同音同度还问题不大,特别是各种音程的和音,就常唱不准。吹、唱音不易区分,不庇和不纯净。
2.习惯的概念和错觉,致使在吹笛的同时,难以唱确与笛音不同节奏的音。或者唱对了又难以吹准确不同的吹奏互相影响、拉扯,不能各自独立进行。
3.吹奏对位旋律时,最难的就是各自声部的独立进行。其次是由于两声部的音高不同,所需用的气息、嘴劲不同所以有时还会出现唱出声来,吹不响笛子的情况。特别是笛子超吹时,而声唱却在低、中音区流动,这最易产生吹不响的情况。
4.练习中,有时往往由于伴唱旋律高低流动的起伏过大,致使口形发生变化,使吹奏状态的风门不能正常,影响演奏的顺利进行。
许多学生在吹奏中,凡是笛声延长,唱声流动的情况较易学,反过来在唱声延长而要求笛音流动时,和吹、唱两声部成反向进行时就难以掌握了。形成这种规律的原因就在于如何保持吹奏气息的充足和口形的不变。
要克服在练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这些困难,就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努力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2.要学习和声与简单复调知识。
3.要锻炼自己的吹、唱不但能单独,更能各自独立流动的能力。
4.加强嘴劲和气息练习,增强自己的气量和丹田、嘴劲的控制能力。
5.要多练唱,努力唱准、唱熟,唱得流畅好听。
6.多练习哼唱在延长的同时,笛子的旋律在不断变化着进行吹奏。
自声伴唱是在“喉音”的启示下探索发展的,但两者却区别很大。下面来谈这个问题:
自声伴唱是在“喉音”的启示下发展而来的,但它与喉音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全新的吹奏技巧。两种虽同属口腔中技巧,但两者的发音、发音的位置、发音方法、表现能力、听觉效果,都是绝然不同的。
自声伴唱是一个新创的技巧。还需在实践中不断然地探索发展,巧妙地安排运用。在传授的学生中,多数都能通过学习渐渐掌握,但也有极少数学生,费了很大劲也还是没学好,节奏、音准很难达到要求。原因是吹奏者的耳朵和音乐素养差,所以,想要学好、掌握这一技巧,都需在学练这一技巧的同时,重视自己的练耳和音乐素养的提高。
在练习自声伴唱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以下几点:
1.每一条练习在初练时,都可分为两步,第一步先把笛谱分别单独练熟,之后再进行第二步吹、唱合成练习。练习开初速度要慢,要一小节一小节地来练,吹唱配合对了,弄清楚准确了再一一练下去,直到演奏出情绪来。
2.一般说要少用吐奏,要用时也应轻软为好,最好用内吐。这样才能使音圆润、柔和。要切忌强硬的音头和历、剁手法。
3.笛声与唱声要同起同落(特殊艺术处理例外),不能一个地响,另一个断了声,既不能虎头开始,也不能蛇尾结束。
4.要保持正确的持笛姿势和正确的呼吸运气方法。一般最易犯的毛病是把气都憋到了脖子处,弄得鼓颈涨面。
吹笛方法
一。气功练习
目的:解决呼吸方法,力度,音色,用气,口劲,口风位置等基本问题。
要求:每天至少单独训练一刻钟。
1.做到平稳,结实,响亮,无沙音。
2.发音准确。
二,手指弹性训练。
目的:训练手指的灵活性能。
要求:做到每天手指弹性训练十分钟。
做到:1。每个手指都能作弹性的跳动。
2.均匀持久,肌肉不紧张。
三,舌头灵活行训练
目的:训练舌头动作训练一刻钟。
做到:单(哇)双(哇)三(哇)轻(哇)花(舌)轮流训练。
2.发音结实,清楚
3.均匀持久,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