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宝道:“其中‘芦中穷士,义所不为’这个字,是甚
么意思?我学问差劲得很,这可不懂了。”
施琅道:“芦中穷士,说的是伍子胥。当年他从楚国逃难
去吴国,来到江边,一个渔翁渡他过江,去拿饭给他吃,伍
子胥怕追兵来捉拿,躲在江边的芦苇丛里。渔翁回来,见芦
中躲有得人,便叫道:‘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后
来伍子胥带领吴兵,攻破楚国,将楚平王的尸首从坟墓里掘
了出来,鞭尸三百,以报杀他父兄之仇。赐姓……郑成功曾
杀我父兄妻儿,台湾人怕我破台之后,也会掘尸报仇。卑职
这篇祭文中说,这种事我是决计不做的,郑成功在天之灵可
以放心,台湾军民也不必顾虑。”
韦小宝道:“原来如此,施将军是在自比伍子胥。”
施琅道:“伍子胥是大英雄、大豪杰,卑职如何敢比?只
不过伍子胥全家遭难,他孤身一人逃了出去,终于带兵回来,
报了大仇。这一节,跟卑职的遭遇也差不多罢了。”
韦小宝点头道:“但愿施将军将来的结局,和伍子胥大大
不同,否则可真正不妙了。”
施琅登时想到,伍子胥在吴国立了大功,后来却为吴王
所杀,不由得脸色大变,握着酒杯的一只手不由得也颤抖起
来。
韦小宝摇头道:“听说伍子胥立了大功,便骄傲起来,对
吴王很不恭敬。施将军,你自比伍子胥,实在是非常不妥当
的。你那篇祭文,当然早已传到了北京城里,皇上也必已见
到了,要是没人跟你向皇上分说分说,我瞧,嘿嘿,唉,可
惜,可惜,一场大功只怕要付诸于流水……”施琅忙道:“大
人明鉴:卑职说的是不做伍子胥,可不敢说要做伍子胥,这
……中间是完……完全不同的。”
韦小宝道:“你这篇祭文到处流传,施将军自比伍子胥,
那是天下皆知的了。”
施琅站起身来,颤声道:“皇上圣明,恩德如山,有功的
臣子尽得保全。卑职服侍了一位好主子,比之伍子胥,运气
是好得多了。”
韦小宝道:“话是不错的。伍子胥到底怎样居心,我是不
大明白。不过我看过戏文,吴王杀他之时,伍子胥说,将我
的眼睛挖出来嵌在城门上,好让我见到越兵打进京城来,见
到吴国灭亡,后来好像吴国果然是给灭了。施将军文武全才,
必定知道这故事,是不是啊?”
施琅不由得一股凉意从背脊骨上直透下去,他起初只想
到伍子胥立大功后为吴王所杀的不详史事,已然大为不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