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关山忙收了笑,带着杜若宁一起去迎接岳父。
到了大门外,刚好云家的车队也到了,云氏带着仆妇和兄弟三个赶来,热热闹闹地把客人迎进府。
云老太爷年近七十,在家将养了这些年,虽然身子还是有些消瘦,精神却很好。
在客厅落座后,杜家的兄妹四个先过来拜见外祖父。
云老太爷知道杜若飞要去边关,特意带了自己珍藏的两本兵书送给他,告诉他打仗不仅要英勇,还有擅使计谋,懂得排兵布阵。
杜若飞接过兵书,向外祖道谢。
云老太爷又对杜若尘叮嘱道:&ldo;你们兄弟当中,数你最沉稳最机敏,你父亲和兄长走了,你就是家里的顶梁柱,要把你母亲和弟弟妹妹照顾好。&rdo;
叮嘱完杜若尘,又看向杜若衡,想了想说道:&ldo;你要少吃点。&rdo;
杜若衡:&ldo;……&rdo;
大家都哈哈哈地笑起来。
云老太爷最后看向杜若宁,把她仔仔细细打量一番,而后道:&ldo;宁儿真是和从前大不一样了,你的病让你阿娘流了多少泪,如今病好了,要知道孝敬阿娘,在外面少惹事,少让阿娘操心。&rdo;
杜若宁:&ldo;……&rdo;
这老太爷说是足不出户,该听说的倒是一样没拉下呀!
&ldo;好的外祖父,您的教诲宁儿记下了,宁儿会好好孝敬阿娘的。&rdo;她认真回道。
拜过外祖父后,云氏又张罗着让孩子们和两个舅母和七八个表兄表姐见礼,见完礼,也就到了开席的时间。
因着今日是为杜关山践行,又都是自家亲眷,男女席位之间便没有拿屏风隔挡,只把姑娘们单独分了一桌,安排在角落里。
杜家大房二房各有三个公子,也都已经在各衙门供职,平日和云家的公子们常有交集,因此坐在一起并不拘束。
杜若宁头一回见云家的四个表姐,一开始确实不知道说什么,好在有杜晚雪和杜晚烟陪着,聊聊胭脂水粉,新近时兴的衣服首饰,渐渐也就熟络起来。
大人们谈论的则是出征的事,杜老夫人一说起儿子要走,便忍不住掉眼泪。
&ldo;眼瞅着到了年关,别人家的孩子都千里迢迢回家团圆,我的儿子却要远赴千里,去那苦寒之地打仗,还有我的飞儿,他从未出过远门,战场上刀剑无眼,叫我们在家的人怎能安心过年。&rdo;
她这么一掉泪,大家都跟着唏嘘,夫人们也都拿帕子擦眼睛。
&ldo;老夫人莫要忧心,你儿子是个英雄,就当去做英雄该做的事。&rdo;云老太爷劝慰道,&ldo;他去边关,为的就是让我们和千千万万的人家能安心过年,你应该为他感到骄傲。&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