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州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结束的第三天,岭州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座无虚席。
李一凡坐在正中,穿着简洁笔挺的深蓝色中山装,脸色如常,却让现场所有人心头发紧。新闻发布会是由岭州省委、省政府联合召开,这是他主政岭州以来第一次以“书记身份”亲自面向社会发言。台下不仅坐着媒体代表,还有金融、地产、法务、基层维稳、社保等多部门骨干,还有部分人大政协委员、企业代表、项目负责人,以及来自三家重点银行的分行行长。
“各位记者朋友、社会各界代表、相关部门同志们,大家好。”
李一凡开门见山,抬起眼睛,“今天的发布会,不是为了解释什么,也不是为了转移视线,而是为了直面问题——我们岭州的问题。”
他停顿了一秒,将面前的文件夹合上。
“我可以坦白地告诉各位,恒达系的爆雷风险已经从账面波动,向系统性隐患蔓延,如果再遮遮掩掩、不敢碰硬,未来这个省份将没有任何一家银行、任何一个刚需家庭、任何一条经济血管能全身而退。”
这番话在场引发一阵轻微的骚动。
“所以,我在省委财经委会上已经定调,岭州不再搞‘稳住就好、托一托就过去’的温吞水政策,而是正式启动——‘岭州新三保’行动。”
“第一,保金融:我们将启动金融安全专班,由省委牵头,财政、住建、银监、税务等六大系统人员抽调集中办公,对全省地产企业、表外融资、城投债务、担保链条、地方平台资金池进行逐项梳理。”
“第二,保民生:所有涉及刚需住房的项目,优先保障交楼;所有停工烂尾楼,启动‘保交楼基金’制度;涉及农民工工资、材料商账款、二级转包项目的债务,统一纳入平台清算池,由市县兜底先行支付。”
“第三,保转型:建立‘高风险地产项目重整机制’,对无法续建、不具备开发条件的项目,联合国资、城投、金融机构启动托底回购,部分可纳入城市更新试点、养老改造、保障房建设。”
李一凡一口气讲完“新三保”的每一个字,全场屏息以待。
这并非一套空口号。
而是刀口舔血的现实调控。
记者刚准备提问,李一凡便摆摆手,语气一转:“媒体提问放在最后,我先请几位同志说说自己的情况。”
他点名的第一个人,是岭州市住房保障中心主任魏林。
“书记,我先说下恒达南站项目。”魏林有些紧张地站起身,“项目总建筑面积约73万平方米,已预售单位6527套,交付率仅27%。恒达今年四季度还有两笔银行贷款展期,涉资14亿元,原计划依靠回款完成兑付,但资金链已经断裂。”
李一凡看向副市长:“进驻了吗?”
副市长点头:“财政局已经向市政府申请设立临时专项账户,纪检组、审计组、住建局联合进场,今天上午刚进恒达大厦。”
李一凡再看向另一侧:“银监局呢?”
银监局岭州分局局长雷泽民神色凝重:“目前银行系统对于恒达系的敞口余额为263亿元,其中城商行占比44%,农商行占比31%,部分票据已出现兑付困难迹象。”
李一凡眉头微蹙:“好,金融系统要主动迎难而上,而不是当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