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也不全是。”他望着窗外,“我一直都知道,自己这辈子最终要做的,不是某个省长,也不是某项改革。”
“而是守住一个时代的根基。”
林允儿轻轻握住他的手:“我陪你。”
几日后,香江,维多利亚湾上空。
李一凡一行秘密抵达。他并未惊动当地政府系统,而是以“凡星集团海外产业调研”名义进行非公开访问。
陪同他的除了李晓薇外,还有两名重要幕僚——
一位是曾任星城市政研室副主任、现调任省政府信息中心的周睿,精通数据结构与治理模型构建;
另一位是中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大夏与国际舆论互动多年、刚被凡星智库聘为特约专家的庄维澄。
三人组成了李一凡此行的“香江治理调研三人组”。
第一站,他们直奔“香江青年交流促进基金会”总部。
庄维澄出示一份文件:“这是他们过去三年获得外部资金的流向图。”
李一凡冷笑:“拿了人家的钱,还想养出自己的狼?”
第二站,是一家本地“独立网络媒体工作室”。
李一凡直接拨通凡星旗下“微格数科”的负责人,要求立刻部署AI反制机制,先进行技术封控,再由法务组与平台法务协作准备取证材料,必要时提交香江执法系统进行调查。
“技术系统,是意识形态的第一道防线。”他当众指出。
当晚,李一凡召集凡星传媒驻港分支高管闭门会议。
会上,他提出“四项再建”原则:
1。重建数据团队:将星城市“网络治理反制模型”在香江全面部署;
2。重建媒体矩阵:设立五大内容方向,以青年生活、文化传承、就业创业、湾区融合、国际传播为主线;
3。重建外联系统:加强与建制派主流媒体合作,设立联合内容实验室;
4。重建危机响应机制:所有网络舆情事件,2小时内必须完成舆情监测、风险分级、应对模型调用。
“我不是来视察的。”李一凡目光炯然,
“维多利亚岛,不能再陷入那种混乱里了。”
全场肃然。
香江调研结束的当晚,一份名为《香江治理重构建议备忘录》的文件,被加密送往政务院网信办、政改办和政务院副总办公室。
落款人,李一凡。
他附上简短批注:
“香江的事,不只是香江的事。是制度型力量能否统一思想、统一舆论、统一秩序的试金石。”
而四九城彼端,林建国缓缓放下报告,脸上浮现出久违的笑容:
“这孩子,是打算把香江变成他的第二座星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