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傍晚,李一凡返回办公室。
他站在落地窗前,回望整座星城。
这座城市,已不再只是中部工业基地,也不只是一个被忽视的“非一线”,它正在因为文化的崛起而变得具象、有声、带着温度与质感。
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进来的是文化厅副厅长。
“李书记,明天文化产业基金理事会要请您去给各市县做一个战略说明会,很多地方领导都对凡星的‘神话经济体系’非常感兴趣,想了解模式。”
李一凡微笑着点头:“好,这是应该的。”
“我们不是在星城造神,我们是在星城示范一件事——中国也能做出自己的文化商业模型。”
—
翌日,潇湘省文化产业战略会场。
李一凡首次以省委副书记身份,系统性讲述了“神话经济”的五大支柱:
1。精神内核为纲,避免内容泡沫;
2。跨媒介开发,打通创作、传播与消费路径;
3。全国协同孵化,布局一百个文化节点城市;
4。文化+科技融合,推动元宇宙与国风世界接轨;
5。出口导向明确,建立东亚及全球发行通路。
会议结束后,不少地市文化部门负责人主动围上来交流合作意向。
有人感叹:“这哪是动画片,这明明是新文化产业路线图。”
—
晚上九点,李一凡打开微信,看见饺子发来一张照片——一位患癌少年在病房中看完《哪吒》,双眼泪流满面,嘴角却带笑。
配文只有一句话:
“你让我相信,我可以再坚持一下。”
李一凡愣了好久,才缓缓回复:
“你让我们知道,我们做的,不只是电影。”
他长长叹了口气,把手机放下。
神话的真正觉醒,不在影院,不在数据。
而是在那一刻,信仰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