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真元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一面小鼓,鼓面紧实有弹性,蒙皮的质感细腻:“这鼓看着挺结实,不知道敲起来声音大不大,会不会震耳朵。”
旁边穿着蓝色旗袍的讲解员笑着说:“这位游客可以试试敲旁边的体验鼓,感受一下鼓声的威力,不过要小心哦,声音很大。”
张真元眼睛一亮,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立刻跑过去,拿起鼓槌用力敲了一下,“咚咚”
的鼓声震得耳朵嗡嗡作响,回音在展厅里久久不散,引得众人一阵大笑。
李辰也忍不住试了试,他先轻轻敲了几下,感受了一下力度,然后敲出的鼓声节奏均匀,还颇有章法,像模像样的:“没想到我还有这天赋,敲鼓还挺有意思的,感觉自己像古代的鼓手,在通报时间。”
老周笑着说:“这鼓可不是随便敲的,以前敲鼓有严格的规定,什么时候敲,敲几下,都有讲究,代表着不同的时间和指令,比如一更敲一鼓,二更敲两鼓,不能乱敲。”
从鼓楼的窗户往外看,可以看到远处的城墙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近处的回民街充满了生活气息,青灰色的屋顶连绵起伏,红色的灯笼在风中摇曳,像一团团跳动的火焰。“晚上咱们就在下面的回民街吃小吃,”
老周指着窗外说,手指划过那片热闹的区域,“从这里下去走几分钟就到,那里的小吃种类多,味道正宗,有百年老字号,也有街头小摊,保证让你们大饱口福。”
张真元一听,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搓着手说:“太好了,我早就等不及了,肚子都开始叫了,赶紧逛完去吃小吃!”
在鼓楼的展厅里,众人还看到了古代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漏刻,还有各种造型奇特的钟表,每一种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日晷的指针在阳光下投下清晰的影子,标注着不同的时辰;漏刻的水滴
“滴答滴答”
地落下,精准地记录着时间。“古人没有手表,居然能想出这么多计时的方法,太厉害了,”
雨琪感慨道,眼睛盯着漏刻里的水慢慢滴落,“这个漏刻看起来好复杂,有好几个壶,居然能精确到分钟,比我想象的先进多了,古人的智慧真让人佩服。”
白露点点头,手指轻轻划过展柜:“是啊,这些发明创造都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传承。”
逛完鼓楼,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像一块深蓝色的丝绒慢慢覆盖了城市,街道上的路灯一盏盏亮起,暖黄色的灯光像一串珍珠项链环绕着城市,给夜晚的西安增添了几分温柔。众人跟着老周往回民街走去,远远就闻到了各种美食的香味,有烤肉的焦香,有羊肉泡馍的鲜香,还有甜点的甜香,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香气,让人食欲大开,脚步都不由得加快了。
回民街是一条充满烟火气的老街,青石板路被行人踩得光滑,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店铺,木质的门窗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门口挂着红灯笼和各种招牌,“老孙家泡馍”“贾三灌汤包”“甑糕王”“东南亚甑糕”……
每一家都让人想去尝尝。街道上挤满了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小贩的吆喝声、游客的谈笑声、烤肉的滋滋声、自行车的铃铛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欢快的交响曲,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咱们先吃什么?”
张真元看着眼前的美食,眼睛都花了,像掉进了米缸的老鼠,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鼻子还不停地嗅着,生怕错过任何一种香味。老周笑着说:“别急,慢慢吃,这条街很长,咱们一家一家尝过去,保证让你们都吃到。先尝尝正宗的肉夹馍,再吃点烤肉,最后来点甜点,完美搭配。”
众人先来到一家老字号肉夹馍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队伍旁边的炉子上烤着白吉馍,“滋滋”
地冒着热气,香味扑鼻。店里的肉夹馍外皮金黄酥脆,像洒满了芝麻的小太阳,里面的肉馅肥瘦相间,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老板是个胖胖的中年男人,脸上总是带着笑容,他拿起一个刚出炉的白吉馍,用刀从中间划开,夹入剁碎的腊汁肉,肉汁顺着刀尖滴落,再浇上一点肉汁,递给张真元:“尝尝,小伙子,这是我们家的招牌肉夹馍,祖传的手艺,吃了保证还想吃。”
张真元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外皮
“咔嚓”
一声裂开,肉香瞬间充满了口腔,肉汁顺着嘴角流下他都没察觉,含糊不清地说:“好吃好吃,这肉炖得太烂了,一点都不塞牙,咸淡刚好,比我以前吃的好吃多了!”
李辰也买了一个,他吃得慢条斯理,细细品味着每一口:“这肉夹馍的关键在于肉和馍,肉要炖得入味,用老汤慢慢熬,馍要烤得外酥里嫩,这家确实做得不错,咸淡适中,香味十足,肉香和馍香完美结合。”
他还特意观察了老板的做法,说:“你看老板剁肉的手法都有讲究,要剁得粗细均匀,这样才能和馍完美结合,每一口都能吃到肉和馍。”
往前走几步,就是一家烤肉店,烤炉里的炭火通红,烤炉上的肉串滋滋作响,油脂滴落在炭火上,冒出阵阵浓烟和香味,随风飘散,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老板是个回族大叔,戴着白色的帽子,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手里拿着长签子翻动着肉串,动作娴熟麻利,每一串都烤得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