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刘少奇主持召开紧急作战会议,新四军将领聚集一堂。
参谋长赖传珠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日军夏季大“扫荡”的情况。
听完参谋长的介绍,每个人心头沉甸甸的。
这次日军“扫荡”一改以前单线长驱直入的战术,采用了拉网式战术,向盐城阜宁地区包围合击。
这种战术看来十分有效,日军分兵三路,走一路,收拾一路,如今,东部的国民党部队被其第一路“扫荡”全歼;第二路“扫荡”经兴化,把国民党顽军韩德勤的“老窝”给筛了一遍,第三路也长驱直入,距离盐城仅有百里路程。
很明显,新四军军部正处在日军重兵包围之中。然而,新四军能够迎战的部队仅有第一师和第三师,不到三万人,而且装备明显处于劣势,连重机枪都无法保证每连一挺,有的战士至今赤手空拳。
会场出现短暂的沉默,窗外的蝉鸣又扰得人燥热难安。
代军长陈毅沉思良久,突然站起来,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的政治口号是保卫盐城,保卫苏北根据地。给予日军以狠狠打击,决不让敌人占领盐城!
“盐城是我们华中根据地的大本营,全国人民都注视着这里,保不住盐城,我们不好向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交代。这次反‘扫荡’也是一场政治仗。
一定要打好盐城保卫战!“
政委刘少奇也表示了意见。
大家情绪激昂,纷纷站出来,表示坚决执行军部命令,用生命保卫盐城,捍卫华中根据地大本营。
看来大家的意见是倾向于保卫盐城的,陈毅暗想。
突然,有人说了一句:“我不同意军部的这个作战方案,不同意‘保卫盐城’的口号!”
一语惊四座!大家顿时静了下来,将目光转向了说话的人。
原来是黄克诚!陈毅将目光盯向了他。
“你刚才说啥子?”陈毅不相信似地问。
黄克诚一字一句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
“克诚同志,那谈谈你自己的意见吧。”刘少奇见大家情绪有些激动,就制止大家说。
黄克诚从心底里不同意这个冒险方案,于是他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我从八路军里南下而来,参加过华北地区反‘扫荡’,基于华北反‘扫荡’的经验教训,我认为在目前敌强我弱的情况之下,我军不宜对日军槁正面阻击,‘保卫盐城’的口号是不适宜的。我建议华中局与军部尽快从盐城撤离,转移到阜宁农村,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至于部队,则应实行分散游击,待机反击。”
黄克诚一口气说完,又补充道:“如果已有布置当由军部决定,三师坚决执行!”
大家看着黄克诚,谁也没说话。
曹甸战役黄克诚刚刚唱过反调,如今事隔不久,黄克诚再次独唱反调,不免有人犯嘀咕:黄克诚所部刚刚划归新四军指挥,是不是想不服从指挥?
刘少奇见黄克诚与大家意见相悖,就耐心地向黄克诚做起了思想工作。
刘少奇要黄克诚从政治的高度对待这次战斗,我们进行的是人民战争,有广大后方作依托,有广大民兵的协助,我们能得人心就能守天下,得天下。
刘少奇的劝说,并没有改变黄克诚的想法。黄克诚继续固执己见:“那是美好愿望,盐城肯定守不住了。”
陈毅有些恼火,忍不住说:“在新四军里,除了饶漱石敢顶撞我,就是你黄克诚了,可你是我的部下!”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黄克诚力持异议,“我建议取消这个方案,放弃盐城!”
黄克诚与陈毅、刘少奇发生了争执。
最后,陈毅下了命令:“军部决定,你率三师与一师共同保卫盐城,你们三师七旅在建阳、湖垛一线阻击来犯之敌,八旅在东沟、益林地区阻击。
一师各旅任务如下……“
“各兵团首长应切实重视保卫盐城及保卫苏北根据地的任务。坚决抗击、侧击、尾击来犯之敌,否则应受严重处分!”陈毅严肃地说道。
黄克诚当即表态:“我三师坚决执行军部命令!三师在阵地在!但是,我保留自己的意见。”
保卫盐城的战斗开始了。
敌强我弱,因而随着战斗的继续进行,新四军伤亡较大,前线战况并不乐观。
在这种情况下,黄克诚审时度势,认为为避免无谓的损失,必须当机立断,撤离盐城。于是,他将自己的意见直接电告远在延安的党中央、毛泽东,并将军部情况作了汇报。毛泽东接到电报,马上回电新四军军部,询问情况。
这时,敌人?